2013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福建卷)
文科綜合歷史部分試題
13.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親率大軍號稱80萬屯兵江北,周瑜率兵數萬布防江南,大戰(參見圖6)一戰即發。時值隆冬季節,北風呼嘯。周瑜憂心忡忡,孔明密曰:“欲破曹公,宜用火攻;萬事俱備,只欠東風?!边@里“東風”指
圖6
A.自西北吹向東南的風
B.自東南吹向西北的風
C.劉備統領的孫劉聯軍
D.增援的船只及燃燒品
14.《春秋繁露》曰:“大富則驕,大貧則憂……使富者足以示貴而不至于驕,貧者足以養生而不至于憂,以此為度而調均之,是以財不匱而上下相安,故易治也。”在此,董仲舒提出的治國理念是
A.上下相安利國益民B.強制去富以抑其驕
C.竭力濟貧以撫其憂D.劫富濟貧以均貧富
15.《唐六典》記:“工巧業作之子弟,一入工匠后,不得別入諸色”;《新唐書》載:“細鏤之工,教以四年;車路、樂器之工,三年;平漫刀矟(長矛)之工,二年……教作者傳家技?!边@表明唐代工匠
①頻繁更換工種②長期在官府作坊干活
③職業是世襲的④是臨時工人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16.朱熹在《漳州勸農文》中說:“請諸父老,常為解說,使后生弟子,知所遵守,去惡從善,取是舍非,愛惜體膚,保守家業”。在此,朱熹
A.教誨后生弟子遵從“三綱五?!盉.告誡鄉親去惡從善以“慎思明辨”
C.灌輸以農興業思想以存“天理”D.勸導百姓遵循一種“理性”的生活秩序
17.清末傳教士明恩溥記述:“促使中國學子年復一年地堅持科舉考試,有的直到九十高齡終于拿到文憑方可罷休,有的則死于這一過程中。功名利祿一類是無法說清楚的……九十高齡之后,即便考中又怎么樣?唯一的解釋是他天生具有忍耐的稟賦?!痹摬牧?/P>
A.批判學子追求功名利祿B.表明科舉制下學子的愚昧無知
C.折射出學子的價值取向D.反映出科舉制失去人才選拔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