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中的“一”字,只是立足歷史產生的說法。實際上它沒有明確劃定地理界限,本質上是一個國際合作的倡議,向所有志同道合的國家和地區開放。“一帶一路”基于但不限于古代絲綢之路的范圍,各國和國際、地區組織只要有合作意愿均可參與,讓共建成果惠及更廣泛區域。
有的朋友又問了:“一帶一路”有沒有一份成員名單?
這樣說吧,“一帶一路”不是封閉型的會員俱樂部,而是廣泛參與的開放式的朋友圈。“一帶一路”倡議提出3年多來,參與的國家越來越多,目前已得到世界上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的響應和支持,中國先后和沿線國家簽訂了近50份政府間合作協議,以及70多份與包括一些國際組織在內的部門之間的合作協議。
這一點從100多個國家確認出席即將舉行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這件事也能看出來,與會代表既有亞洲、歐亞、歐洲地區的,也有北美、拉美、非洲地區的,具有廣泛的代表性。
“一帶一路”建設歸根到底是大家共同的事業,能不能實現“一帶一路”的美好愿景,取決于各國的共同努力。在全球化不斷深入的今天,各國利益不斷融合,互為合作發展機遇。只要認同絲路精神,大家都可以參與共建“一帶一路”,勁兒往一處使,從“一帶一路”的發展中分享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