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隨著歷史和化學考試的結束,江蘇省2017年普通高中學業水平測試必修科目考試(俗稱小高考)落幕。
今年全省共有34.41萬人報考學業水平測試?,F代快報記者了解到,最后一天的兩門考試,考生反映難度不大。小高考結束后,高二學生將進入備戰高考模式。
“下午怎么high?”“今晚去吃火鍋嗎……”“看什么電影啊?”化學是小高考最后一門,一考完,不少學生就聚集在一起興奮地談論怎么好好放松一下。金陵中學的袁同學笑著說,為了小高考,班里的同學都使出了“洪荒之力”,“小高考前一天晚上,我還有點失眠,這下總算考完了,吃完飯就看電影去!”
“終于考完了,我要好好睡一覺!”十二中一名女生考完直接撲進媽媽懷里。“小高考期間,孩子天天忙到凌晨,累壞了!”邢女士說,她女兒是藝術生,要考6門,等于是“連軸轉”,不管結果如何,先要讓孩子放松一下。
據悉,評卷工作由省教育考試院統一組織、統一管理,采用計算機輔助網上評卷模式。4月10日后發布考生學業水平測試必修科目考試(含信息技術考試)成績。得到一個A的考生可以在高考總分中加一分,得到四個A可以加5分。
3月18~19日,江蘇34.41萬名考生進行了“小高考”。19日,江蘇省教育考試院邀請多位教學名師做出點評。
化學
知識點覆蓋全面,不故意設坑
點評名師:南師附中保志明
知識點覆蓋全面,不故意設坑
“今年的試題,在考查高中化學必修階段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時,涉及中學階段主干知識點,如物質的分類和轉化、反應類型、化學用語、氧化還原反應、化學實驗等方面的內容。”保志明表示,今年化學試卷的知識點覆蓋全面,命題簡潔清晰,不故意設坑,既有利于檢驗中學教學,又有利于引導中學教學。
保志明分析,今年的試題側重在分子原子的微觀層面去觀察研究宏觀世界,這種視角在全卷八成以上的題目中都有體現。
保志明注意到,今年試題的背景素材十分豐富,有新材料的應用,如“醫學PET顯像中所用核素”“石墨烯作柔性電極”等,也有對當下社會熱點的關注,如“古詩詞中的科學”“溫室效應”“白色污染”“禁止燃放煙花爆竹”等。
“既關注如‘牙膏中的化學’‘海水淡化裝置’等生活中的科學,又關注化學在航空航天領域的應用,體現了強調化學與社會緊密聯系的良苦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