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高考(精品課)還有20多天的時間,在老師的各種復習指導中,強調最多的就是要夯實基礎,沖刺復習階段的查漏補缺尤為重要。可見,在基礎知識的試題上盡量多拿分數,才能保證總成績的提高。可是每個學科的基礎知識是如此之多,選修、必修教材都是厚厚一摞,怎么才能找到自己急需鞏固和熟練掌握的基礎知識,怎樣才能清楚自己現在的缺漏在哪里并加以完善彌補,讓自己的復習有條不紊呢?本周,我們請天津一中高三年級的備課組長老師們為考生們講講現階段怎樣才能有效復習基礎知識。
I卷的36分好好把握
高三語文備課組長柴福花
語文考試要拿基礎分,答好I卷很關鍵。考前的這段時間,考生不妨多做做語言文字的基礎題,因為這些題目在試卷的最前面,順利答對的話,對鞏固答題信心很有幫助。每天花10分鐘進行I卷前5題的訓練,能為語文的提分打下很好的基礎。
另外,語文必修1-5冊課本上的文言文也應該是考前沖刺時的復習重點,但光看看還是不夠的,熟練掌握課內文言文實詞、虛詞的用法,拿到試卷上的12分就很容易了。如果進一步強化復習這部分內容,對文言文閱讀理解和翻譯的解答也能信心十足,得到25分就相當有把握了。
語文科目的基礎復習,重點在回歸課本,除了多看教材,還要做做專題訓練,每天拿出1小時做題,還要花些時間積累作文素材,比如對某一問題(人生、修養、德行等)要有自己的思考,在這段時間提升語言敘述的針對性和精練程度,為寫好作文打好基礎。
選擇填空大多是拿分題
高三數學備課組長吳曉川
高考數學試卷的模型是固定的,無非就是落實“雙基”的題目和有一定難度的題目。現在是每個考生在確定了目標考分基礎上的鞏固復習階段。如果考生對自己的定位是全市的平均分(90-95分),那么就要在選擇題和填空題上拿到一定的分數。
數學科目想做到回歸基礎,現在就要把講過做過的題目按照專題逐一進行梳理。很多考生數學成績不理想的主要原因就是在自己曾經錯過的題目上重復出錯。人的認知是有規律的,強化的重要一點就是要反復加深記憶,即便是數學題,重復糾錯也會收到很好的提分效果。
對任何層次的考生來說,“雙基”題的復習都非常重要,在易錯題上反復給自己提醒,是考前這幾周必須要做好的。高考復習以來,老師發給考生的試卷很多,家長也可能買來不少練習題,現在時間很緊的情況下,不能把曾經做過的每套題再逐一梳理,重點是糾正一模、二模試卷上的錯題,完全沒有必要因為“沒有做完題”而心理焦躁。
縱觀歷年的數學高考試卷,基礎題占了很大比例,除了選擇題的第8題和填空題的第14題有些難度外,大多還是能拿分的。但每年都有不少考生是因為背不熟公式等低級錯誤而失分。因此,建議考生現在還是要通過做題來保持掌握知識的熟練度和答題的手感,每天拿出1小時。
詞匯和語法再多看看
高三英語(精品課)備課組長竇潤波
即便離考試越來越近,課上認真聽老師講解知識點也一樣是件重要的事情,而不是老師你講你的,我有自己一定的復習之規。
熟練運用一門語言,詞匯和語法的嫻熟非常必要,因此,考前英語學科的回歸基礎復習,關鍵還是在詞匯和語法上。在自己以前做過的題目中找出易錯的詞匯和語法,哪些是經常錯的還要反復看一看,特別是考綱上要求的但自己還在出錯的詞匯,此時已經沒有理由說“我還不會拼寫”了,建議在早晨多看看詞匯,加深記憶。另外,基礎的語法也是此時必須再次鞏固的內容。高中英語教材的每本書里側重點都有不同,如果考生感覺時間已很緊迫,那就抓住側重的基礎知識進行強化。
通過對往屆高考試卷的分析發現,最基礎的知識也是考生最容易出錯的地方。所以不要忽略看似簡單但卻“提筆忘字”的知識。語感需要堅持不斷地鞏固熟悉,因此對閱讀理解和完形填空題,現在還要每天堅持做一些,這個熟悉過程能幫助考生保持找信息點的準確度。
不刷新題重做舊題
高三物理備課組長張可時
現在這個時候復習理綜科目,刷新題很不可取,因為既不能讓你的答題手感更好,也不能保證你能命中最后的考題。考前這幾周最需要做的,應該是處理個人以前的錯題,從中了解自己在哪些考點上還有漏洞。過篩以前的錯題后,還可以通過做各區的一模、二模試卷找到自己的知識漏洞。應該說,各區的教研員在對高考的把握上還是比較準確的。把一模、二模試卷上的試題按知識點歸類,也是對重要考點的又一次梳理。
很多學習不拔尖的考生有些怵頭理綜的考試,現階段復習時完全沒必要給自己“考試很難”的心理暗示。此時如果重新回歸課本,也不是完全沒有時間;但不是細致地翻過每一頁書,可以把書上的例題看一看或者做一下書后的作業,基礎知識永遠會在考卷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此時再次回歸課本做做基礎題,對于目標考分在500分左右的考生來說,在物理上拿到60分也不是件困難的事。至于對理綜復習時間的把握,考生可以通過做最近一兩周老師發的試卷保持做題的手感,每天1小時左右完成一科的試題,還要花上半小時左右查找做過題目的失誤之處,讓訓練不盲目。
捋清年代脈絡整理答題思路
高三歷史備課組長張強
文綜的知識點比較多,對多數考生來說,可能會感覺記住諸多考點并熟練運用是件需要花大功夫的事情。尤其現在離考試只有20多天的時間了,再全面復習基礎知識,眉毛胡子一把抓既不可能又不現實,現在考生應該對自己的薄弱環節有所了解,在薄弱環節上下功夫。
對文綜科目,特別是像歷史這樣的科目來說,現在提倡的回歸基礎,不是再重新對具體知識點進行記憶,而是對每個歷史階段的特征再次進行梳理,比如回答中國古代史中“春秋時期到秦漢時期的時代發展有什么變化”這樣的問題,頭腦中要有一個清晰的脈絡。另外,對每個時代明顯的特征現在應該心中有數,把握好宏觀的線索,并能清晰地描述出來。現在如果條件允許,可以找出近兩年或者近五年的天津高考試卷再做一遍,從中找到審題的感覺,比如怎樣留意題目中給出的線索,還可以通過做題整理一下答題的思路,以及訓練自己答題的技巧。最后,如果有可能,建議快速過一遍課本上有年代特征的圖片(比如體現時代發展的農具等)和地圖,這些也經常出現在高考試卷中。
考生在文綜科目的復習時要有自己的計劃,想考場上有效協調好三科的答題時間,現在開始可以用一整套試卷來訓練自己對答題時間的把控、捕捉題目中的線索以及清晰的答題思路,利用好最后幾周時間把答題手感調整到最佳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