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級差”是一個很容易被忽視的志愿填報基本常識,但它卻是十分重要的。如果處理不當,它造成的影響就有可能是“致命”的。而像“專業級差”這樣的志愿填報基本常識還很多,了解它們就會為志愿填報打下穩定的基礎,減少填報的風險。
專業級差指確定考生錄取專業時實行專業志愿分數級差的辦法,即錄取非第一專業志愿考生(即第二、三專業志愿等)時的分數差異。比如,某高校規定專業級差為5分,學校在分配專業時,會將第二專業志愿的考生成績減去5分,然后和第一專業志愿的考生排序后確定專業。
專業級差在各個高校中的設立并不完全一樣,有的1~3分,有的級差幅度相對就比較大。也有一些學校沒有專業分數級差。根據各省份的不同情況,有些高校在錄取時的專業志愿間分數級差為0~3分。在非平行志愿省份,第一和第二專業志愿間級差為3分,其他專業志愿間級差均為1分;在平行志愿省份,第一和第二專業志愿間、第二和第三專業志愿間級差均為1分,其他專業志愿間級差為0。當考生第一專業志愿不能滿足時,將考生成績減去相應分數級差值,考慮第二專業志愿,依此類推。所有專業志愿都無法滿足時,如果考生服從專業調劑,學校根據實際情況將其調劑到其他專業;如果其他專業已錄滿或考生不服從專業調劑,做退檔處理。進檔考生錄取專業時第一志愿考生,以實考分由高到低排序,若考生的第一志愿專業未滿額則將該生錄取為該專業;若考生的成績未達到其第一志愿專業的錄取分數,則其總分減去專業級差分后參與第二專業志愿排序;若第二專業志愿仍不能錄取,再減去一個級差分參與第三志愿排序,如此依次類推。對于非第一(學校)志愿考生則先減去一定分數后參與第一專業志愿排序,專業確定辦法同前面所述。
專業級差的四種錄取:
1.分數優先,即分數清:把所有考生的分數大排隊,按照分數從高到低檢索。
2.分數優先 + 專業級差:把所有考生的分數大排隊,按照分數從高到低檢索。當檢索到某一位590分考生時,看他報的第一專業是否還有空額,如果有,則他的錄取結束。如果沒有空額,則減去3分變成497分插入排隊的后面498和496分之間。后面當檢索到497分時候,這位考生的第二專業視同為第一專業與其余報該專業的考生比拼,如果能成功錄取,則他的錄取結束。如果仍然未能錄取,則減去1分變成496分插入排隊的后面497和495分之間。后面當檢索到496分時候,這位考生的第三專業視同為第一專業與其余報該專業的考生比拼,如果能成功錄取,則他的錄取結束。減去專業級差后的考生在面對后一個專業時是與未減專業級差的考生同樣對待的。
3.專業優先,即專業清:把所有考生按照其第一專業分成不同的隊列,每個隊列的考生都按照分數順序排隊,每個專業根據排隊考生的分數順序依次錄取,錄滿為止。所有考生第一專業都錄取完了之后,再把剩余考生按照其第二專業分成不同的隊列,每個對列的考生都按照分數順序排隊,每個專業根據排隊考生的分數順序依次錄取,錄滿為止。
4.專業優先 + 專業級差:把所有考生按照其第一專業分成不同的隊列,每個隊列的考生都按照分數順序排隊,每個專業根據排隊考生的分數順序依次錄取,錄滿為止。例如一位500分的考生如果在第一專業排隊被錄取了,則他的錄取結束。如果未能錄取,他被減去3分,變為497分到第二專業的隊列看看是否還有空額,這個時候還有從其它各個第一專業減3分后落下來的考生也來排隊,大家同樣再次按照減3分后分數順序依次錄取,錄滿為止。
專業級差的作用:
設置志愿級差強化了志愿功能,增加了志愿的分量,使考生在填報志愿時多了一分理智,恰如其分地選擇適合自己的學校,即使分數考得不太理想,也有一個彌補的余地,適當減弱了分數的作用,“考得好不如報得好”。實行分數級差,對于高分考生來說一方面是機會,另一方面又會吃點虧,因而導致“考得好不如報得好”的想法。而對于高校來說,可滿足其招收最好考生的愿望。所以提醒考生一定要重視第一志愿、第一專業的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