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材料類專業家長需要知道什么?
很多家長在給孩子選擇專業的時候通常會選擇材料類專業。那么稀里糊涂的報了,等孩子報到后才發現所學材料學科跟理想的材料學差十萬八千里。悔恨終生,貽害無窮。那是因為家長對材料學專業的研究方向沒有搞明白。就材料類專業而言包括了如下具體專業:
1、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
2、材料物理專業
3、材料化學專業
4、冶金工程專業
5、金屬材料工程專業
6、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專業
7、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
8、復合材料與工程專業
9、粉體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
10、寶石及材料工藝學專業
11、焊接技術與工程專業
12、功能材料專業
13、納米材料與技術專業
14、新能源材料與器件專業
共計14個專業。家長們在這14個專業當中做出選擇的同時還要仔細閱讀了解各個理工類大學材料類的研究方向。通常我們國家的工科大學材料類研究方向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電子材料、金屬材料、精細化工材料、無機化學材料、有機化學材料、有色金屬材料、復合材料、粉末冶金、陶瓷材料、鹽、橡膠和塑料、寶石、紡織、稀土工程、涂料、粘合劑、蠶絲等多個方面。
舉例一:天津理工大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設金屬材料與無機非金屬材料兩個方向。
主要課程:材料科學基礎、物理化學、固態相變、材料性能學、材料近代分析測試方法、材料的合成與制備、陶瓷材料、電子信息材料。
舉例二:天津科技大學
創建于1958年,時名為河北輕工業學院隸屬于原中國輕工業部。1959年,天津大學制漿造紙專業的主要師資和實驗室設備調入該校,1964年,原北京輕工業學院的發酵工學專業、原無錫輕工業學院的塑料成型加工專業先后調入該校。1971年,天津大學制漿造紙專業全部調入該校。1972年,原北京輕工業學院鹽化專業和享有"鹽業黃埔"之美譽的中國輕工業部塘沽鹽業專科學校合并后劃歸該校。
化工與材料學院于2015年5月21日成立,整合了天津科技大學的化學工程與技術、材料科學與工程兩個一級學科,這兩個學科分別從始建于1953年的鹽業化學工程專業和1958年的塑料工學專業發展壯大而來,
海洋化工系是由原鹽業化學工程系發展而來,是全國面向制鹽、鹽化工、海洋化工、鹵水化工領域唯一具有本科、研究生等高層次人才培養的教學和科研基地,素有“鹽業黃埔”美譽。
高分子材料與工程系,是始于1958年的塑料工學專業,1984年更名為橡膠與塑料工程專業,1998年更名為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
舉例三:天津工業大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是由1958年建校之初的染化系發展而來,1999年5月組建了材料科學與化學工程學院,2009年4月組建了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現有高分子材料系、無機非金屬材料系、復合材料系、材料創新系和材料實驗中心5個教學單位,功能纖維研究所、生物與紡織材料研究所、分離材料與過程控制研究所和生物化工研究所等4個科研單位,學院設有材料科學與工程、無機非金屬材料與工程和復合材料與工程3個本科專業,
天津工業大學紡織學院有紡織工程、非織造材料與工程、輕化工程、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四個本科專業。其中紡織工程為國家級重點學科。
學院下設紡織工程系、針織與針織服裝系、紡織品檢驗與商務系、非織造材料與工程系、輕化工程系、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系。
舉例四:東華大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是以纖維學科為特色,有機高分子為主導,擁有無機非金屬材料和復合材料的全面型材料學科。
舉例五:哈爾濱工業大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由原哈爾濱工業大學金屬材料及工藝系和分析測試中心于1993年11月28日組建而成。目前下設材料科學系、材料工程系、焊接科學與工程系、材料物理與化學系,信息材料與技術系,另有先進焊接與連接國家重點實驗室、金屬精密熱加工國家級重點實驗室、空間環境材料行為與評價技術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分析測試中心及教學實驗中心。設有6個本科專業:材料科學與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焊接技術與工程、材料物理、電子封裝技術、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擁有材料科學與工程1個一級學科,包含5個碩士點和士點:材料學、材料加工工程、材料物理與化學、信息功能材料與器件、空間材料與加工;
主要學科研究方向:高性能結構材料、功能材料、復合材料、空間材料與評價、特種塑性成形、精密鑄造、材料連接、表面工程、材料加工過程的數值模擬等。
舉例六:北京大學
稀土材料化學及應用國家重點實驗室是北京大學化學系稀土化學研究中心和無機化學教研室稀土發光材料組基礎上共同建立起來的,實驗室為我國稀土領域兩大國家級研發機構之一,是我國稀土新材料應用研究領域內的最有實力的研究機構。
根據以上幾個案例,我們大家可以看到同樣的工科大學所涉及的材料科學研究方向是完全不同的。這就要求我們家長根據具體情況對所選擇的大學做更加深入的了解,從一個大學的歷史沿革中去體會該大學材料科學的專業背景。深挖專業培養方向,與學生的愛好興趣性格特點做出具體的專業匹配。(高考志愿填報專家文濤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