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下午,由閩江學院主編的《福州話實用字典》在福州三坊七巷“半畝陽光”書店舉辦首發式。這是國內首部規范出版的現代福州話字典。
《福州話實用字典》的編纂工作啟動于2012年,歷時整整3年,編纂成員包括閩江學院中文系教師、福州市民俗研究顧問以及有關工作人員。《字典》定位于“實用”,是符合方言字典出版規范且正式出版的第一部現代福州話字典,在收字、收音、釋義與用例、索引等方面都有許多獨到之處,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和應用價值。
福州五所學校接受贈書。
《福州話實用字典》收錄了6000多個通用漢字作為字頭,采用了多套注音方案,一是采用了編纂人員自擬的福州話拼音方案,對現代福州話進行注音;二是用國際音標,對現代福州話進行了注音。此外,《福州話實用字典》還附錄了《戚林八音》的反切表,如實保留古代福州話的歷史讀音。
字典主編趙麟斌接受記者采訪。
《福州話實用字典》主編、閩江學院副校長、福州市民俗文化研究所所長趙麟斌教授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方言是歷史的活化石,多姿多彩的福州話給福州這座歷史文化名城增添了迷人的魅力。讓我們的孩子在掌握國家通用語的基礎上了解父輩的母語,對區域文化傳承具有積極意義。
《字典》首發式吸引了大批游客圍觀。一位來自閩南的老人欣然出資購書,他說自己的女兒嫁到福州,所以要買本字典回去好好研究下福州方言及其承載的閩都文化。
首發式上,福州市民俗文化研究所向福州烏山小學、福州教育學院第三附屬小學、福州則徐小學、福州市晉安區第七中心小學、閩清實驗小學等五所開設了福州話相關課程的學校贈送了字典。首發式后,福州市民俗文化研究所的30多位顧問、專家針對福州方言文化的保護和傳承展開了學術研討。(通訊員 周少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