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高考作文試題,將原先直白的缺少語文特有品位的宏觀說理作文試題,調整為引導考生通過班級主題班會真誠對話、有個性有思辨地表達符合年齡、思維、價值取向的人生思考,引導當代青年站在國際視野下思考個人發展,在閱讀思考中表達智慧,收獲思想境界和價值認知雙提升。”石獅市首批“名教師”、高中語文施清杯名師工作室領銜人施清杯老師點評今年高考作文題時認為。
施老師認為,今年的考題難度不大,可以選擇齊桓公談志向高遠、心胸寬廣、唯才是舉等;選擇鮑叔談審時度勢、謙虛禮讓、不計私利;選擇管仲談才能出眾、恪盡職守、功勛卓著等。只要符合題意的要求,從齊桓公、管仲和鮑叔三人中,選擇哪一個人物來寫都是可以的,但應具體闡述為什么對他這個人物感觸最深,應在與其他兩位人物進行理性分析、邏輯論證過程中得到基本判斷。這種多元選擇和多維比較也是多年來高考作文訓練常見的,2015年全國II卷“最有風采人物評選”就有過這種思路的命題。對于2015年考題,今年顯然更富有積極現實意義和較高思維挑戰。看起來是三個人相比,但設置了特定情景,三個人(當然還有其他各方因素)所在的齊國就是當時諸侯雄立時代;三人都具有共同的價值追求和長期積極的作為,群臣相得,相互成就,共同鑄就偉業,促使齊國發展為“春秋五霸”之首,功業卓著。引導考生用“你的感受和思考”去比較分析“你對哪個感觸最深”。如果讀到這個層面,從整體上、全局上領悟整個材料的這個思想內涵,我們就能得到新的認知,為成就霸業而放下個人私仇的齊桓公,為了國家利益而不在乎個人名利受損的鮑叔牙,受成就國家偉業的感召甘冒罵名愿意改換門庭的管仲,“你對哪個感觸最深?”設置正面價值引導,引導考生去細細品評、思考這組心念齊國發展強大足以感動當今國人的古人之間的細微區別,這就是巧妙地引導考生去權衡比較,在大公和小私之間如何抉擇,如何判斷,引導考生去思考個人利益和國家追求至今如何取舍如何考量。反觀當下,一度甚囂的精致的利己主義,只要個人舒適不顧國家疫情,聽任個人好惡導致因私害公等,在此面前自然無處遁形,社會正能量,集體正義感的倡導自然逐漸得以弘揚。為了完成團隊任務,為了追求國家強大,是不是能如齊桓公、管仲和鮑叔,放下私心雜念,放下個人恩仇,放下現有利益,去成就團隊任務、集體的利益、民族的尊嚴、國家的榮耀?有較強的獨立思考能力和較高的思維水平的考生,應該得以作出理性抉擇,充分發揮個性化闡釋,有邏輯地論證自己的觀念態度。(記者許小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