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各界對革命傳統教育也很關注,具體情況如何?該負責人指出,加強革命傳統教育是本次課標修訂的又一個重點。語文、歷史、思想政治、音樂等課標都結合學科自身特點,對革命傳統教育內容要求做了強化。
如語文課標在革命傳統教育方面做到了“兩個結合”。一是全面加強與專題學習相結合,在將革命傳統教育內容要求貫穿在必修、選擇性必修、選修各部分的同時,還設立專門的“革命傳統作品”專題,集中學習研討。二是廣泛閱讀與深入精讀相結合,要求學生在課內外廣泛閱讀革命先輩的名篇詩作,闡發革命精神的優秀論文與雜文,以及關于革命傳統的新聞、通訊、演講、述評等,課內外讀物推薦篇目涉及毛澤東詩詞,以及魯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艾青、臧克家、賀敬之、郭小川、周立波等一批作家反映革命傳統的作品,讓學生充分體會崇高的革命情懷。同時,鼓勵有興趣的學生精讀“一部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詩文專集”和“一部反映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建設偉大歷程的長篇文學作品”,撰寫研究報告或文學評論,“深入體會革命志士以及廣大人民群眾為民族解放事業英勇奮斗、百折不饒的革命精神和革命人格”。
再如,歷史課標明確要求學生系統學習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歷程,“認識并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還增設“老兵的故事”主題活動,讓學生感悟在歷史大背景下普通人物的所思所為,體會革命軍人崇高的精神境界。
這次新課標為什么補充了學業質量要求?該負責人明確,這次增加了“學業質量”部分,明確學業質量是對學生多方面發展狀況的綜合衡量,確立了新的質量觀,改變過去單純看知識、技能的掌握程度,引導教學更加關注育人目的。研制了學業質量標準,把學業質量劃分為不同水平,可以幫助教師更好地把握教學要求,因材施教,也為考試評價提供了依據。
當前,國家正在大力推進高考綜合改革,新的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如何加強與高考綜合改革銜接的?該負責人強調,對人才培養而言,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是基本依據,考試招生是重要導向,要把課程改革和高考綜合改革有機結合起來,統籌兼顧,有效聯動,形成合力。這次修訂工作課程專家與考試評價專家共同參與、一起修訂,確保兩者的銜接。
新的高中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在教考關系方面,把學習內容分為必修、選擇性必修和選修三類,與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統一高考相關要求以及學生興趣特長發展需要相適應。在考試命題方面,各學科細化了評價目標,加強了對學科素養的測評指導。在課程實施方面,充分吸收了高考綜合改革先行試點省份的經驗,加強了對學校學生發展指導制度、選課走班教學制度、綜合素質評價制度等方面的指導,并有針對性地提出了相關教學管理要求、條件保障措施等。
該負責人指出,要把高中課程改革和高考綜合改革協調好。一方面要發揮好課程在人才培養和選拔中的統領作用,特別是強化考試內容與高中課程的關聯性,保證教、考、評一致性;另一方面要有效發揮高考改革對高中課程改革的正確導向作用,如推動綜合素質評價在高校招生錄取中的使用,促使高中教育更加關注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