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連續急促上行的弦樂和鋪天蓋地黃沙版的和聲傳來,家里男女老少一個個端端正正的坐著,死死盯著電視機觀看……那是1984年的中國,黑白電視機剛普及,一部名叫《射雕英雄傳》的武俠劇引入內地。
《射雕英雄傳》一問世,就掀起了一波武俠風,從學習到工作再到生活,它的影響力全面引發了電視劇滲透普通民眾生活的日常習慣和行為方式。
那個年代,憨厚老實的郭靖和俏皮可愛的黃蓉,征服了無數青年男女,女生管自己愛慕的男生叫“X哥哥”,而男生管漂亮女生都叫“X兒”。
那個年代,《射雕》的不干膠貼紙全國風行,現在的“70一代”都還記得,當時只要看到一張自己沒有的“蓉兒”貼紙,就會掏出買冰棍兒的錢買下來,五分到兩毛錢一張的貼紙隨處可見。
那個時代,《射雕》大火,從來沒有一部電視劇能引起這么大的轟動,甚至由于太受歡迎,而遭到停播。
1984年一部至今仍被稱為華人電視史上開山巨作的《射雕英雄傳》在全國開播了,千家萬戶自發地把看《射雕英雄傳》列為晚上最重要的節目,有趣的是,某市電視臺突然停播此劇,理由是它導致該市包括13個縣,上千萬人民的生活、工作、學習完全混亂,不得不停播,這樣一來卻招致人們集體聯名抗議,播出不得不又繼續了。(引自“鳳凰衛視”)
《射雕》首播至今,已有35載,縱然《神雕》被翻拍了一遍又一遍,但在人們心中,對于83版《射雕》強烈的情結,讓我們后來看朱茵,周迅等其他版本,都覺得不適應了,因為覺得,最好看的黃蓉還是翁美玲,最憨厚的郭靖還是黃日華。
在人們生活娛樂方式逐漸多樣化的大環境下,各種影視劇綜藝節目比比皆是。而《射雕英雄傳》能夠一拍再拍,到今天還能被青春化、偶像劇化,被更年輕的觀眾所接受,這正說明了金庸老爺子作品的歷久彌新。
誠然,大眾與金庸之間的感情,是需要通過代際傳承的方式建立并穩固的,因此,更多地關注中國青少年審美能力的培育,用更持久的耐心撫育他們成長,用更美好的作品伴隨他們從無知走向成熟,才能創造真正的用戶“粘性”。
在今年騰訊UP大會上,騰訊動漫首次提出“動漫是一種年輕人內心情感的表達方式”,并公布全新品牌理念——“遇見不一樣的世界”。使騰訊“新文創”的生態更加貼近當代年輕人的解讀,將包含中國人對于這個時代、這個世界的認知、理解與愛延續下去。
于是,在聚集年輕人群體的騰訊動漫APP上,就掀起了一波“金庸武俠熱”,繼《天龍八部》《笑傲江湖》《雪山飛狐》《俠客行》等多部金庸改編漫畫上線之后,《射雕英雄傳》這部影響了“70一代”的經典之作也正式上線。
先分享一段宣傳視頻:其中金戈鐵馬爭亂世,武林豪杰引紛爭的武俠場面觸目驚心;而五絕的酣暢淋漓的打斗更是歷歷在目……這些個畫面,是否讓我們回憶起了那時和玩伴們一起“華山論劍”的場景?
在《射雕英雄傳》漫畫的序章中,金兵南下,志在覆滅南宋,而南宋形勢岌岌可危,君臣昏庸、民不聊生,可謂正值多事之秋。然江湖豪杰卻為了爭奪武林瑰寶《九陰真經》而紛爭不止,最終五位武功登峰造極的絕世強者,決戰華山之巔……
“天下五絕”即東邪黃藥師、南帝段智興、西毒歐陽鋒、北丐洪七公、中神通王重陽。眾人華山論劍,在華山頂上斗了整整七天七夜。最終王重陽擊敗四人獲勝,保管《九陰真經》,重整武林秩序,然而王重陽壯志未酬身先死,《九陰真經》又掀起了新一輪的武林紛爭,而年幼的郭靖也緩緩開啟了自己的江湖人生……
7月28日,《射雕英雄傳》已經上線騰訊動漫APP,在這之后,還將有更多金庸武俠漫畫作品陸續上線,帶給你不一樣的刀光劍影快意恩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