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品牌應該如何轉“危”為“機”?
疫情之下,零售業的現狀
2020年的春節注定過得與眾不同,一直被視為零售企業黃金銷售季節的春節檔期,因為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受到相當大的沖擊,零售企業紛紛面臨工廠停工、現金流斷裂等各種問題。
根據清華北大聯合調研的一組數據得知,疫情期間,零售業銷售大幅下降:
線下90%以上店鋪閉店,基本無銷售
線上電商50-70%的訂單下滑
中小企業有8成以上只能維持3個月以內
在這短短兩個月時間里,零售業受到疫情影響,已產生超過四萬億的經濟損失
但從另一個面來看,危機之下有“危”也有“機”,這次疫情也在倒逼零售業做深度轉型。
零售巨頭來伊份的轉型無疑就是一個成功的案例。
通過IP《超級伊仔》動畫片在一個月內兩度登陸央視少兒的聲量,在全民宅家時期為來伊份品牌帶來不斷的曝光,以文化輸出的形式實現了疫情期間的差異化營銷,來伊份的線上業務量比疫情發生前激增了三倍。
那么,來伊份是如何憑借IP戰略在突發事件的影響下,快速打破原有的套路思維,取得營銷的先發優勢的?
危機之中,來伊份如何應對?
轉“危”為“機”的前提:IP的打造
通過與功夫動漫強強聯手,以食品+動漫IP的模式,打造出IP《超級伊仔》,并在動畫中融入來伊份企業文化,為其建立起人格化的IP形象,拉近品牌與消費者之間的距離。
通過超級IP形象的應用和傳播,消費者自然而然的構建《超級伊仔》和來伊份品牌之間的心智聯系。同時,《超級伊仔》動畫片以“美食”為主題,融入了“溫馨”、“友情”、“教育”等元素構成劇情,巧妙的實現了潛移默化的品牌價值觀輸出,在擴大品牌聲量的同時給觀眾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轉“危”為“機”的機會:找出市場空白點
隨著疫情期間,視聽內容消費的日益豐富和市場環境的不斷變化,品牌營銷正面臨越來越多的挑戰,競爭也愈發的激烈。
在傳統行業均面臨門店閉店,客流稀缺等困難的當下,人們足不出戶的生活狀態為門店帶來了十足的壓力,也為線上品牌推廣帶來了機會。
在各行各業都瞄上了傳統的線上營銷渠道的時候,來伊份卻能另辟蹊徑,通過IP,找到了線上營銷的空白點,背靠于功夫動漫強大的發行渠道,《超級伊仔》一個月內兩度登陸央視少兒,以每天15集連播的霸屏模式,為來伊份帶來了上億的曝光!
相較于傳統的耗資巨大的傳統廣告投放,來伊份以超級IP形態訴說美食趣味故事,與觀眾建立起天然無屏障的溝通橋梁,一開始就贏在“占據消費者心智”的起跑線上,通過動畫為品牌打造聲量并引流至線上店鋪的同時也提升了轉化率,實現口碑與業績增長的雙豐收。
同時,線上以動畫形式為品牌帶來曝光,線下以產品包裝上的超級IP形象固化消費者印象,讓粉絲能夠一邊吃著來伊份的零食,一邊觀看《超級伊仔》動畫片,打通消費者從感官到體驗的多種場景。
轉“危”為“機”的方式:把握新機遇
眼下的疫情,讓實體經濟遭受到沖擊,但危機同樣是轉機。通過疫情期間的差異化營銷,來伊份把握住了零售行業的新風口,線上業務得到了爆發式的增長。
但其實比起賣貨,來伊份在這個非常時期收獲的新客戶和潛在客戶更是關鍵。
疫情結束后的第一時間,依托于來伊份這段時期累積的客群和潛在客群,通過IP構建用戶—IP—品牌的鏈路。來伊份能夠在線上線下的消費場景中,以IP為主導建立常態化的消費群體,激活‘消費者’端。同時在龐大的消費群體中建立反向鏈接,帶動起更大消費基數最終指向自己。
來伊份成功背后的商業模式
在當下的多元化消費模式下,打動用戶的不只是產品本身,當代人正在消費的,更多的是精神層面的認可和追求。打造IP,以此建立品牌形象、養成粉絲經濟、達成口碑的自發傳播,商業紅海市場的新突破口。
IP能夠與用戶形成直接的心智關聯,從而使得用戶與品牌之間也進一步因了解而認同,因認同而產生共鳴轉化,以用戶共鳴為中心,營造卷入式的強關系,讓品牌自帶溫度。
對品牌方來說,請明星代言少則千萬,衛視欄目冠名動輒上億。而選擇專業動畫公司來合作動畫共建IP,不僅沒有三次元明星存在的人設崩塌隱患,也保證了品牌視覺形象的統一性。
打造以品牌形象為基礎的IP,以此為起點和核心,搭建IP全產業鏈生態運營體系,實現不同業態,不同體系,不同渠道的互聯互通,深入新消費、新文化領域。已然成為當前潮流性社會文化現象中品牌營銷的主要策源。
來伊份IP的打造者功夫動漫扎根動漫行業多年,創辦IP運營平臺,提供動畫“制播授銷”一條龍服務。現已開始進軍國際,專攻城市IP、產業IP、新零售IP及原創IP這四大方向,并為客戶提供從挖掘IP內核、打造IP內容、IP推廣、IP商業變現、IP文創產業到IP文旅建設的一整套解決方案,助力客戶從“IP”時代的紅海中脫穎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