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認為動畫片《海洋之歌》很驚艷,那請一定不要錯過本周五上映的《養家之人》。這部取材自現實題材的手繪動畫片,由安吉麗娜·朱莉監制,奧斯卡金牌動畫制作團隊“卡通沙龍”打造,被譽為“阿富汗版花木蘭”。該片獲得了第90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提名,力壓《尋夢環游記》斬獲第45屆動畫安妮獎最佳獨立動畫長片,也是第43屆洛杉磯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動畫片。
觀照現實,呈現歷史
《養家之人》改編自加拿大同名暢銷小說,原著作者是黛博拉·艾里斯(Deborah Ellis)),小說被翻譯成25種語言,全球銷量已超過300萬冊。
故事主人公是一位阿富汗女孩帕瓦娜,她從小學習識字,擅長講故事,家中還有一個姐姐和年幼的弟弟。帕瓦娜的母親原本是一名作家,父親是教師,在塔利班的嚴酷統治下,父親失業,靠在街頭市集幫人讀信、寫信謀生。女孩不允許上學,女性也必須在男性的陪同下才能外出,違者將會遭到毒打或抓捕。
某天,父親因私藏書籍而被士兵帶走,關押入獄。母親想為瘸腿的父親送去拐杖,結果剛出家門就被士兵們一頓暴打。為了維持生計,年僅10歲的帕瓦娜不得不剪短頭發,偷偷以男孩裝扮上街,買糧食、挑水、替人讀信……帕瓦娜暗暗希望能攢到足夠的錢,把父親從監獄里救出來。一次偶然,帕瓦娜在街頭遇到了舊同學伊希婭,后者也變成了“小伙子”,在店里為人端茶遞水賺錢。伊希婭給帕瓦娜“傳授”了不少生存之道,還帶她到“秘密場所”大開眼界。有一次,帕瓦娜在街頭為人讀信而結識了能幫她解救父親的人,正當她決定前往監獄時,殘酷的戰爭爆發了……
帕瓦娜一家的遭遇,讓觀眾直觀地看到阿富汗的現實社會;而另一條講故事的線索,則呈現了阿富汗的人文、歷史、信仰等等。帕瓦娜從小愛聽博學的父親講故事,父親還會時不時考考她:“講講絲綢之路的故事是怎樣的?”在父親被抓走的日子里,帕瓦娜每晚都會給小弟弟講“少年戰象王”的故事,從故事里,弱小的他們獲得了勇氣和力量。
2015年,安吉麗娜·朱莉在簽約擔任《養家之人》監制時曾說:“如今的阿富汗有千百個女孩像帕瓦娜一樣長大,她們被迫挑起家庭的重擔。這部電影提醒人們意識到這些孩子的犧牲和付出,體現阿富汗文化的多元、創造性和力量。”
手繪動畫,畫風獨特
《養家之人》的制作團隊是享譽國際動畫界的“卡通沙龍”工作室,這家工作室專攻手繪動畫,畫風精致有特色,被粉絲們稱作“行走的壁紙”。中國影迷熟悉的《凱爾經的秘密》《海洋之歌》,都出自該團隊。
“卡通沙龍”的畫風講究對稱構圖,線條簡約,既有來自歐洲動畫的風格,也有非常東方的元素。《養家之人》主要用了兩種色調:在阿富汗,一切都是灰蒙蒙的,土黃色的地理風貌讓人感覺壓抑;而在父親和帕瓦娜講故事的世界里,高飽和的暖色調是主角,金黃色、大紅色、墨綠色都是主角,和現實世界形成鮮明對比。片中的人物造型也很貼近現實,女性罩著蒙頭面紗,男孩戴上小白帽……手抓飯、馕、烤肉串和晶瑩剔透的糖果等等,全都具有濃郁的當地風情。
雖然“卡通沙龍”的幾部動畫長片都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提名,但最后都遺憾敗北。2009年,《凱爾經的秘密》輸給皮克斯的《飛屋環游記》;2014年,《海洋之歌》輸給了《超能陸戰隊》;2017年,《養家之人》輸給了迪士尼的《尋夢環游記》……但這并不意味著迪士尼就能獨占了動畫界,在迪士尼的風格之外,不妨也試著走近其他風格的優秀動畫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