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金土災區日記】登記地震孤兒 回來后結對子
泉州志愿者在災區賴金土日記⑥ 本報記者 陳冷冷 蕭鎮平 李賢斌 謝向明
4月20日 陣雨轉雨夾雪
下雪了,加冰雹,還打雷。現在已經是中午,我們幾名志愿者在山上躲著。今天西寧又到了一批物資,1000箱方便面,志愿者手頭又有活干了。
我昨晚在想一個問題,在玉樹還能呆多久。我在老家還是一名村長,手頭上的生意也不能荒廢,估計過幾天就要撤退了。回來后,是不是就忘了震區?忘不了的,那里的窮苦孩子太需要關愛了。幫助地震中的孤兒和困難孩子,將是我回來后一段時期內的工作。
我今天組織了一支由20名志愿者組成的小組,專門負責調查地震中的孤兒和困難孩子,登記造冊,包括這些孩子所在的村莊、學校、姓名、年齡、聯系方式等,以及導致困難的原因,準備從震區回來后,結對幫助。
回來后,我打算借助翔鷹志愿者服務平臺,與孤兒和困難兒童結對子,進行點對點助學幫扶。如果人數多的話,我會發動周圍有能力幫助的個人結對助學,比如我經商中所認識的企業家,有些已經跟我聯系,表示愿意幫助這些孩子。我自己也會資助幾名。
對這些孩子,在家庭遭遇挫折的時候,給他們一點力量,幫助他們走出困境。這就是我的想法。
志愿者越來越多 只能憑紅帶子確認
這幾天,加入“N+1”志愿者團隊的志愿者越來越多,他們以手臂扎紅帶子為標志,活躍在玉樹震區的各個角落。雖然我是隊長,但90%以上的志愿者,都是新面孔,他們記得我這張臉,我卻無法記住他們中的每一個人,我只能憑紅帶子確認。
開展志愿活動,我進行了分組,許多任務是靠組長完成的。有些小組長就是玉樹當地人,他們會藏漢語言,熟悉當地情況,在開展救助活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有個叫曲君久美的藏族志愿者,給我印象深刻。他是玉樹州第二民族中學的一名高中生。他告訴我,地震發生后,他已經和同學們跑到操場,往外跑的時候,突然學校教學樓的墻倒下了,二樓有個老師被墻壓住。那個老師不是他班上的,但他和其他同學又跑回去,從空心磚的廢墟里,把老師扒了出來,然后緊急送往醫院。至今,他不知道那名老師的名字,但知道他活過來了。
地震發生后的第二天,曲君久美就來報名參加我們的志愿活動,我聽了他的事跡,覺得這是個不錯的小伙子,頭腦也靈活,辦事負責任,我就叫他當小組長,負責發放物資。得到了像他這樣的當地志愿者的幫助,填補了救助中的一些盲點。
對他們,我的內心充滿感激。
版權聲明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回到頂部
電話:0595-28985153 傳真:0595-22567376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豐澤區田安南路536號五樓
CopyRight ?2020 閩南網是由福建日報社(集團)主管 版權所有 閩ICP備1020650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5120190010
閩南網擁有閩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閩南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