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安李老伯鼻吹六種樂器
核心提示: 提起李少宗,惠安山霞附近的村民都知道,他很能“吹”,不僅能用嘴吹多種樂器,還能用鼻子吹。橫笛、嗩吶、口琴、葫蘆絲、巴烏、陶笛,這6種樂器他吹起來是駕輕就熟,悠揚婉轉。
“夢圓兩岸——民間達人秀”開鑼,歡迎報名,爭奪萬元大獎
【達人秀場】
姓名:李少宗
年齡:69歲
絕活:鼻吹樂器
—【開欄語】—
您是否因為擁有一項絕活而與眾不同?在心底里,又是否因為沒有舞臺而將對外展現的愿望深埋?在2011年海峽兩岸民俗文化節到來之際,“夢圓兩岸——民間達人秀”活動正式開鑼了!我們搭臺你唱戲,在這個春暖花開的季節,讓夢想綻放吧,還有萬元獎金等你拿!
“夢圓兩岸——民間達人秀”是2011年海峽兩岸(思明)民俗文化節的主題活動,即為迎接第15屆臺交會而隆重舉辦的大型文化節目,由本報與第十五屆臺交會組委會、中共思明區委、思明區人民政府等單位聯合主辦,以福建和臺灣為主要“戰場”,將在廈門、泉州、漳州、臺灣四地同步舉行。屆時,海峽兩岸的達人們進行PK,“達人王”將獲得保底一萬元人民幣的獎金,晉級選手也將獲得獎品和證書。
在這個舞臺上,沒有年齡要求,沒有職位差別,也沒有才藝類別的限制。你舞藝超群、武功蓋世、歌喉脫俗,或者有其他不為人知的才藝,都可以上臺盡情展示。只要你愿意,只要有勇氣挑戰自己,你就能成為2011年萬眾矚目的耀眼明星。
提起李少宗,惠安山霞附近的村民都知道,他很能“吹”,不僅能用嘴吹多種樂器,還能用鼻子吹。橫笛、嗩吶、口琴、葫蘆絲、巴烏、陶笛,這6種樂器他吹起來是駕輕就熟,悠揚婉轉。憑著這手絕活,他曾參加央視《想挑戰嗎》欄目,榮登英雄榜。這次,他將走上“夢圓兩岸——民間達人秀”的舞臺,與兩岸達人競技。
說起鼻吹樂器,李少宗可高興了,忙搬出好些“家伙”,有橫笛、嗩吶、口琴、葫蘆絲、巴烏、陶笛。“這支橫笛是在北京買的……”說著,李少宗拿起橫笛,用嘴巴開始吹,美妙的旋律傳散開來。隨后,他往橫笛上澆了點水潤了潤,開始用鼻子吹,一首《茉莉花》隨之傳出窗外。吹完一首,他又挨個拿起嗩吶、口琴、葫蘆絲、巴烏、陶笛等樂器進行演示。
“爸,先歇一會兒再吹。”看到老先生越吹越起勁,他的兒子忙喊停,“我爸就是這樣,吹得起勁了,非要大聲提醒,他才肯停下來”。
李少宗是名退休的鄉村醫生。唱南音、歌仔戲、高甲戲都是他的拿手好戲,彈樂器、搞戲曲創作也是他的強項。
李少宗出生在農村,艱苦的歲月里,農閑時常口哼民間小調和戲曲,“這讓我體會到哼歌唱曲,也是人生中的一件樂事”。他從小耳濡目染,學得也快,很快就學會唱南音、演歌仔戲,10多歲就開始登臺表演。
用鼻子吹樂器,是受到叔父啟蒙。他的叔父是一位漁民,早年就會用鼻子吹橫笛,出海打魚時曾到臺灣表演過。這讓年幼的李少宗既好奇又崇拜,懇求叔父教他。
叔父告訴他,用鼻子吹樂器,必須具備幾個條件:鼻子基礎要好,不能有鼻炎等疾病;不用堵塞,就能用單個鼻孔出氣;要學會鼻孔如何對準笛孔的位置。當時,李少宗初步掌握了鼻子吹奏樂器的技巧。但后來,為了謀生,他無暇繼續練習。
直到上世紀90年代,物質生活富足了,孩子也長大了,李少宗才重拾鼻孔吹奏樂器的想法。“以前經常在叔父旁邊觀察,就開始慢慢回憶。”李少宗說,最初學鼻吹時,要在面前放一面鏡子,才能找準橫笛笛孔的位置。剛練習時,他沒少吃苦頭,弄得流鼻血,臉也腫了起來。但他沒有放棄,經過10多年的練習,他已經很熟練了。直到現在,他還每天堅持用鼻子吹樂器一個小時,“年齡大了,心臟受不了,前段時間還動了手術,但卻一直割舍不下這項愛好”。
這次,得知有機會能上臺表演,這位年近七旬的老人很開心。他希望與臺灣同胞同臺表演,就像當初叔父在臺灣表演一樣,增進交流。
N厝邊記者 楊梅香 呂波 文/圖
版權聲明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回到頂部
電話:0595-28985153 傳真:0595-22567376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豐澤區田安南路536號五樓
CopyRight ?2020 閩南網是由福建日報社(集團)主管 版權所有 閩ICP備1020650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5120190010
閩南網擁有閩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閩南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