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空調開不起,而是冬瓜更有性價比。”“花了60元,搞回來一個傳統空調”……隨著高溫天氣持續,一種名為“抱冬瓜睡覺”的降溫方式近期在社交平臺上悄然走紅,號稱“純天然、零耗電”,引得眾多網友跟風嘗試。“抱冬瓜”真的有降溫解暑的效果嗎?中醫師說,冬瓜含水量超95%,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物理降溫的作用,但效果短暫,也并非人人適合。中醫師同時提醒,在夏季,冬瓜最正確的使用方式還是“吃”。
【現象】
“冬瓜空調”引跟風打卡 有人還買給家中寵物用
近期,市場上掀起了一股學古人解暑的風潮——“抱冬瓜睡覺”,有的還配上古人《夏夜抱瓜眠》一詩為證。記者在某個 兼具社交與電商屬性的綜合性平臺發現,不少人發帖曬出“睡眠新搭子”,并配文“不開空調,能抱一天”“昨天看到冬瓜可以納涼的消息,今天爺爺就扛回一個超級大冬瓜”“古法降溫,三胞胎挨著冬瓜睡覺”“給狗子安排上降溫神器”……展示圖片上,大人小孩甚至寵物都抱著超大冬瓜呼呼大睡,表皮光滑的大冬瓜瘦瘦長長,有的長度幾乎和兒童身高差不多。更有熱心網友從選瓜指南、操作步驟、黃金時長等方面,分享“正確抱瓜姿勢”。
不難發現,“抱冬瓜睡覺”已經成為今夏爆火的物理降溫法:在小紅書上,“抱冬瓜睡真的涼快嗎”有超99萬篇筆記;“抱冬瓜睡覺為啥能解暑”話題在微博上的閱讀量也已超156萬。高關注度和高討論度,直接讓冬瓜從菜市場的常見蔬菜變成夏日解暑神器。
記者隨后以“冬瓜”為關鍵詞,在某電商平臺搜索發現,一些銷售冬瓜的店鋪抓住熱點,已經將“抱冬瓜睡覺”作為賣點,商品關鍵詞中包括“超大青皮冬瓜抱著睡專用”“孩子抱著睡涼快”“姥姥牌冬瓜空調”“涼快可抱”等,價格根據大小、重量不同有所區別,其中銷量較好的一家店鋪顯示“周銷量上漲2倍”。
【科普】
有一定物理降溫作用 但并非人人適合
對于降溫效果,一些分享帖的說法卻存在差異。有人點贊有效果,有的則表示味道大要避雷,還有的人說涼感超短暫,抱了不到20分鐘,冬瓜就被焐熱了。
那么,“抱冬瓜睡覺”真的能降溫解暑嗎?片仔癀宏仁鴻山門診部中醫主治醫師邱曉東說,冬瓜屬于日常蔬菜中水分含量較高的品類,平均含水量在95%以上,類似自帶涼感屬性的“天然水枕”,與人體接觸時能快速“吸走”體表熱量,因此,“抱冬瓜”可以起到一定的物理降溫作用,但其實效果也很短暫,焐熱了就得換一下。
邱曉東提醒,抱冬瓜降溫的方式并非人人都適合。他說,脾胃虛寒、陽虛體質的人群,若是抱冬瓜睡覺可能會加重腹痛、腹瀉等癥狀;體弱畏寒的老人和兒童抱冬瓜睡覺,建議再用一層織物隔開,比如薄毛巾、紗布等。此外,冬瓜表皮白色的毛刺,一定要清洗干凈,但要保留冬瓜外皮。
邱曉東還告訴記者,根據最近門診的情況發現,夏季的感冒、拉肚子情況比冬天多。主要是夏天大家穿得少,又喜歡將空調、電風扇對著吹導致的。他建議,大家可以將電風扇對著墻壁吹,享受回流風,達到循環降溫的效果,對身體更有好處。使用空調調節室內溫度,要注意溫度不宜過低,一般建議空調溫度設置在26℃左右為宜,人體感到舒服就行。
【食用】
餐飲店更新夏季菜單,冬瓜出鏡率頗高
邱曉東認為,在夏季,冬瓜正確的用途還是吃。冬瓜性涼味甘,能清熱生津、利水消腫等,是解暑的好食材。并且,冬瓜水分充足、熱量低,有益于心血管健康,也能幫助減肥。即便是高血糖人群也能放心吃冬瓜。“冬瓜排骨湯、蝦皮冬瓜湯、冬瓜雞蛋湯、素炒冬瓜、冬瓜炒蝦仁等均是老少皆宜的家常菜。夏季出汗過多時,也可以用冬瓜糖和浮小麥或者玉米須同煮飲用,好喝又很安全。”邱曉東說。
進入夏季,眾多餐飲店更新了菜單,冬瓜相關新品出鏡率頗高。某茶飲店的烤糖粉粿冬瓜金烏龍、烤糖粉粿冬瓜撞奶及烤糖粉粿冬瓜檸檬均掛出“新品”標簽,顯示外賣渠道月售總量200多份;有的則使用冬瓜糖制成冬瓜冰茶等。廈門餐企“私廈里”更是一次性推出了9道夏季新品,其中就有“白鶩肉汁燉冬瓜”。該餐廳主理人林水平介紹,夏天的冬瓜尤為鮮嫩可口,食用益處也多,所以是餐飲界較為常用的食材。目前他們餐廳還有胡椒豬肚燴冬瓜等多道菜品使用了冬瓜。
(廈門晚報記者 吳佳)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廈門:鰲冠特大橋已開始搭設主梁施工支架 2025-07-22
挖掘泉州的鄉村之美、名橋之美、名山之美、飲食之美,讓時代記憶在城市更新中重煥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