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出席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前夕,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接受了人民日報記者專訪。
去年9月,李顯龍曾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在展望兩國關系時,李顯龍說,從我去年九月與習近平主席會晤至今,中國已召開了十九大和兩會,為中國在新時代的發展和外交政策定下了戰略方向。中國在區域和國際課題上將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新中兩國雖然在人口結構、經濟規模以及地理環境等方面大不相同,但是在貿易投資、社會治理、人力資源培育等多個領域都在進行雙贏合作。新加坡將一如既往地支持中國積極參與區域架構和國際體系。
新加坡是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堅定支持者
今年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五周年。李顯龍表示,許多國家需要更大量、更優質的基礎設施,“一帶一路”不僅能讓它們受益,也與維持開放和包容的區域和目標體系相符。新加坡是最早支持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國家之一,也是這項倡議的堅定支持者。兩國聯手啟動了中新(重慶)互聯互通項目的南向通道,以此開辟了連接重慶和廣西北部灣欽州口岸的鐵路通道,以及從欽州延續通往新加坡和其他國家的海上通道。許多中國企業利用新加坡作為區域平臺,其中原因包括新加坡是全球最大的離岸人民幣清算中心之一。新加坡的銀行提供多項服務,積極地協助中國企業通過“一帶一路”倡議,進軍東南亞市場。新加坡在中國的投資占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對華投資總額的85%,而中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投資額,近三分之一是經由新加坡再投向沿線國家。
打造東盟智慧城市網絡 新加坡可以向中國學習經驗
在東盟—中國建立戰略伙伴關系15 周年之際,新加坡今年擔任東盟輪值主席國,上半年還將繼續擔任東盟—中國關系協調國。李顯龍表示,維持密切、穩定和互利共贏的關系,對東盟和中國來說都是有利的,新加坡將繼續致力于擴展和深化雙方的合作關系。繼2015 年簽署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議定書》之后,中國與東盟現在正推動自貿協定升級工作的全面落實。作為東盟輪值主席國,新加坡的一項重點工作是打造東盟智慧城市網絡。中國目前已經在超過500個城市開展智慧城市試點工作,是全球智慧城市為數最多的國家。新加坡可以向中國學習經驗,為人民和企業創造利益。
單邊貿易保護主義措施將導致國際貿易體系遭嚴重破壞
談到國際貿易時,李顯龍表示,全球化和國際貿易協助許多國家取得經濟增長和繁榮。不過,一些國家的政治氛圍正轉向排斥全球化和國際貿易。美國向來提倡自由貿易并支持多邊經濟體系,但最近美國對自由貿易的態度卻大幅度轉向,采取了保護國內產業的措施,以縮小龐大的雙邊貿易赤字。這些措施無可避免地將影響美國和中國以及其他國家之間的關系。如果一些國家單邊采取貿易保護主義措施,結果引起相關的反制行動并升級為貿易戰,這將嚴重破壞國際多邊貿易體系,而這個體系在過去幾十年里是全球許多國家經濟繁榮發展的關鍵。展開貿易戰對任何國家來說,都沒有好處。
談到中國在全球事務中的角色時,李顯龍表示,自2001 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中國經濟迅速發展,在全球GDP 的占比和貿易總額也大幅度增加。中國承諾遵循多邊貿易體系的規則,包括世貿組織的爭端解決機制,這讓中國獲益,其他國家亦然。
希望為新中兩國創造更大的合作空間
當前,新中兩國正在爭取完成新中自由貿易協定升級版的協商工作。我們也希望《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 的談判工作能夠盡早完成,RCEP可為成員國和更廣大的亞太區域帶來顯著的經濟和戰略效益。新加坡希望加強與中國的全方位合作,增進兩國人民的交流,保持雙方的密切關系,為兩國創造更大的合作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