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播:來看一條令人振奮的消息:聯合石化高聳的火炬塔即將消逝,往空中排放的尾氣將被密封回收,并得到循環利用,而這,得益于福源凱美特8000m3/h火炬氣綜合利用項目的投產。
福源凱美特8000m3/h火炬氣綜合利用項目,位于泉港區南埔鎮施厝村通港路中段,緊鄰聯合石化生產區,預計項目投產后日處理聯合石化的工業尾氣達到19萬立方米。
現場口播:記者 王鵬飛“大家現在看到的就是福源凱美特氣體回收項目的施工現場,大家可以看到我身后的這些裝置就是整個施工工程最核心的一個部分,那據說這個裝置可以每天吸取聯合石化的尾氣達到150噸,那這么多的廢氣,它又是如何將這些廢氣變廢為寶的呢?”
同期聲:福源凱美特火炬氣綜合利用項目經理 唐升發“我們這個尾氣回收,它是通過管道輸送尾氣到氣柜里面緩存。然后再通過這個壓縮輸送單元,根據我這個裝置的工業要求,加壓到這個B里面分離。我這里一共是有四個,就是按照B里分離來有四段,有釋放的情況下,它是逐步的就是分離不同的組分,達到這個目的,然后再通過壓縮輸送,并根據聯合石化,它的系統管網壓力,我要通過這個壓縮機把這個產品,把燃料氣和氫氣這兩種產品送到它的管網里面去。”
回收聯合石化火炬氣,以此作為企業生產原料,通過變壓吸附,經過壓縮緩存、分離提純等,生產出工業用的氫氣與燃料氣,再回到聯合石化,成為聯合石化的生產原料。這樣的循環回合,促成了資源循環利用、經濟循環發展的過程。
同期聲:福源凱美特火炬氣綜合利用項目經理 唐升發“我們這里是有兩種產品,一種是燃料氣,一種是氫氣,返回到聯合石化之后,它是進它的系統管網,然后聯合石化會根據它那個裝置的性能,一般是做燃料來使用,或者說加氫,兩種用途。”
據了解,福源凱美特火炬氣綜合利用項目總投資1.5億元,項目建成投產后,預計年產值可達五千萬元,真正實現尾氣減排和效益增值的雙贏。
同期聲:福源凱美特火炬氣綜合利用項目經理 唐升發“我們這個裝置的尾氣回收的量是每小時8000立方米,大概每年產生的這個燃料氣一共是兩種產品,燃料氣大概是每年5萬噸,氫氣大概是在每年2000噸。”
據悉,作為國家循環化改造示范試點園區,近年來泉港區大力推行循環經濟產業鏈和共生產業群模式,實現產業集群內供熱、供氣、原料產品互供以及廢棄物回收利用,2015年循環經濟生產總值達138億元,企業關聯度達82%。
記者:柯金明 肖偉川 莊凱麗 王鵬飛 何云紅(實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