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草根工業”到“全球地標”,寧德工業化逆襲之路背后的密碼是什么?
全國人大代表、寧德市市長張永寧給出的答案是:寧德始終牢記并踐行習近平總書記“多抱幾個‘金娃娃’”的殷切囑托,先后引進寧德時代、青拓、上汽、中銅等一批龍頭企業,按照“一個龍頭企業打造一個產業集群”的思路,培育形成鋰電、不銹鋼、新能源汽車、銅材料四大主導產業,走出了一條后發地區探索推進新型工業化的發展路子。
2023年,寧德四大主導產業產值突破5800億元,其中鋰電產業近3000億元、不銹鋼超2000億元;寧德榮獲“中國新能源電池之都”稱號,挺進全國先進制造業百強市。
今年全國兩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強調“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這為我們今后工作指明了方向。寧德將認真貫徹中央決策部署,用好用足省委省政府為寧德量身定制的‘21條措施’,加快建設全國領先的新能源新材料產業核心區,爭創全國新型工業化示范區,重點抓好‘三大工程’‘五大行動’。”張永寧說。
主導產業集群壯大工程,重點持續推動龍頭壯大、鏈條延伸、場景拓展、融合循環,并全力培育發展電動汽車、電動船舶、電動康養三大終端產品。充分利用寧德核電、風電、光伏等清潔能源、可再生能源優勢,大力發展新型儲能。縣域產業協同發展工程,重點持續推動主導產業全市域布局,構建山海協同配套的產業格局;力推電機電器、生物醫藥和水產品、茶葉、食用菌等現有優勢特色產業做強龍頭、延鏈聚群。立足各縣域資源優勢、產業基礎和發展階段,逐一明晰重點產業發展方向,強化鏈主企業及配套的引進培育,爭取各地都培育形成1~2條重點產業鏈。未來產業前瞻培育工程,重點聚焦新能源、新材料、海洋高新、綠色低碳等領域,提前布局人工智能、生物制造等未來產業。
創新發展提升行動,著眼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加快建設寧德時代創新實驗室、超算中心等平臺,支持龍頭企業開展前沿技術攻關。同時,力推科技創新擴面升級,培育更多高新技術企業和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數字賦能提升行動,著眼“兩化融合”,“鏈式”推動主導產業數字化升級,分行業推動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支持企業建設自動化產線、數字化車間、智能化工廠,創建智能制造示范工廠和優秀場景,推動從研發設計、生產制造到中試檢測、營銷服務、運營管理的全流程智能化運用。綠色低碳提升行動,力推重點行業綠色化改造、清潔化生產,推廣運用降碳技術和產品;支持企業創建綠色工廠、綠色園區、綠色供應鏈,加快建設動力電池回收循環產業園,探索推進零碳系列創建等。園區載體提升行動,推進工業園區、專業化小微園等各類園區標準化建設,加快創建鋰電新能源國家級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土地集約提升行動,深入實施工業用地“標準地”改革,力推低效用地盤活利用。(記者 單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