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閩大地孕育出朱子文化、閩都文化、侯官文化、客家文化、媽祖文化等特色地域文化,并成為新時代福建精氣神的培育沃土,因此要讓這些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煥發出新的時代光彩。”全國人大代表,福建社會科學院黨組成員、副院長黃茂興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要繼續發揮福建作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重要孕育地和實踐地的優勢,扎實做好文化保護、傳承、傳播、發展工作,全面推進文化強省建設,努力將文化資源優勢轉化為文化強省的競爭優勢、轉化為文旅經濟的發展優勢。
“福建自古以來就有‘海濱鄒魯’‘文獻名邦’之美譽,是重要的文化融合區域。”黃茂興說,福建精神蘊含著八閩歷代先賢的理念、襟懷、氣節和志向,傳承著福建光榮的紅色基因,同時也集中彰顯了福建作為改革開放前沿地的蓬勃生機活力。作為文化大省的福建,如何利用好如此豐富的文化資源,提振文化自信精氣神,從文化大省走向文化強省?
“堅持傳承為本,賡續激活八閩文化活力,是關鍵一環。”黃茂興認為,要堅持以守正創新的正氣和銳氣,通過整體推進特色文化傳承實踐,采取多種措施活態應用,不斷激活八閩文化生命力。
“全面提升非遺傳承能力亦不可或缺。”黃茂興建議,福建擁有豐富的非遺資源,要實施省級非遺記錄工程,認定一批非遺工坊、非遺展示體驗中心,打造提升福州上下杭、莆田興化府等一批非遺特色街區。要傳承弘揚紅色文化,加快長征國家文化公園(福建段)等項目建設,持續推進龍巖、三明等革命文物集中成片區域保護利用項目,不斷打響紅色文化品牌。
“夯實文化自信,自然少不了講好福建文化故事。”黃茂興說,福建人文歷史悠久,為文化產業發展和文藝創作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基礎。因此,要著力打造福建文藝傳播品牌,舉辦街頭文化藝術展演等系列活動,大力推動八閩優秀文化“走出去”,深化實施“文化絲路”計劃,開展多種形式的文化旅游推介活動,進一步提升福建文化品牌的知名度和影響力。(記者 朱子微/文 肖春道/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