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27日,在海上絲綢之路(泉州)司法合作國際論壇間隙,最高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張軍率最高法調研組深入福建廈門、泉州兩地法院開展調研。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周祖翼參加工作座談。
在海絲中央法務區調研時,張軍指出,人民法院服務保障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要“內外兼修”,既要依法平等保護國內外當事人合法權益,也要以能動司法促進完善國家治理和社會治理。在聽取法院負責同志、一線法官、調解員介紹落實新時代“楓橋經驗”的思路做法后,張軍指出,要依靠黨委領導,以能動司法理念做實“抓前端、治未病”,促進矛盾糾紛源頭化解,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司法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
在泉州中院舉行的座談會上,調研組聽取了部分全國人大代表的意見建議和省法院工作匯報。張軍指出,福建有很好的法治傳統,“晉江經驗”蘊含的勇于創新、勤勉務實、頑強拼搏等內涵,對做好人民法院工作具有重要指導意義。對福建法院弘揚“晉江經驗”,做實以審判工作現代化服務保障中國式現代化,張軍提出三個“關鍵”的要求——
關鍵在理念轉變。要結合第二批主題教育,踐行習近平法治思想,做實以“抓前端、治未病”、雙贏多贏共贏、案結事了政通人和等為主要內容的新時代能動司法理念。要在“融入”上下功夫,深刻理解“全面依法治國是國家治理的一場深刻革命”,結合自身審判工作、管理工作,檢視在思想上、理念上、認識上的差距和不足。要在“自覺”上下功夫,找準自身定位,在堅決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的基礎上,更有力、主動把工作向前延伸,以高質量司法審判促進厚植黨的執政根基。
關鍵在科學管理。要以審判質量管理指標體系試點為契機,用符合司法規律、切合審判實際、體現人民中心的“案-件比”、審限內結案率等指標取代“自我中心”的指標和管理方式,實現科學管理。要牢記感受公平正義的主體是人民群眾,著力提升案件審判的質量和實際效果,防止片面追求效率一判了之、結案了事,導致上訴、申訴、信訪高企。要落實全員績效考核,把壓力層層傳導下來、落實到每一名法官身上,把“公正與效率”的工作主題體現到每一個具體案件的審理中。
關鍵在“關鍵少數”。法院黨組要履職抓實,院庭長要把責任扛起來,不能得過且過、做表面文章。要做實革命化的要求,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結合業務工作落到實處,做實“從政治上看,從法治上辦”。要做實知識化的要求,不僅看學到多少書本知識,更要看轉化運用得如何。要做實專業化的要求,從政治與業務相融合的角度不斷提高自身的審判能力、領導能力,把黨風廉政建設結合審判工作紀律落到實處。
省領導崔永輝、吳偕林、黃海昆,省法院院長金銀墻參加相關調研活動。(人民法院報記者 白龍飛 福建日報記者 嚴順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