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串密碼既要“字數多”又要“字符多樣”,你會怎么設?大多數人會將幾個代表特殊日期的數字與英文字母進行排列組合。
網絡安全專家可不這樣。12日上午,在福州三中報告廳,應邀前來授課的鵬城實驗室新型網絡研究部網絡平臺所主任設計師李潤恒亮出幾個高階密碼:“ppnn13%dkstFeb.1st?”“dig?SunDang5”“for_\$n(@RenSheng)_\$n+=?die?”。
“安全的密碼必須自己好記,別人發懵。”他輕點鼠標,大屏幕上出現了密碼答案:“娉娉裊裊十三余,豆蔻梢頭二月初”“鋤禾日當午”“人生自古誰無死”。
頓時,場下一片贊嘆。
當日,以“網絡安全進校園,護航青春助成長”為主題的2023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校園日活動在我省各地同步開展。各校策劃了豐富的活動,并借助大學生網絡安全知識答題、網絡素養能力提升在線大課堂、網絡安全知識學習專區等形式開展宣傳教育。
參加主會場活動的師生們表示,信息社會中,網絡攻防時刻發生,提升網絡安全意識至關重要。
“平時我在網絡溝通時都不會透露自己及家人的個人信息;在獲取網絡信息時,我會主動選擇有權威保障的平臺。”福州三中高二11班學生潘姝彤說。
然而,網絡攻防之間,最難也恰恰在于提升安全意識。
“那一串高階密碼刷新了我對密碼設置的認知,看來提升網絡安全意識,我們需要持續不斷地學習和實踐。”從報告廳出來后,不少師生感慨道。
專家指出,校園網絡安全目前存在網絡維護管理困難、網絡元及容量調配困難、網絡安全認證薄弱、不良信息傳播和病毒肆虐等現狀。維護校園網絡安全環境、加強計算機系統安全管理是校園網建設中必須考慮的核心問題。
“攻擊時刻都存在,沒有什么系統是沒有漏洞的,所以要定期備份、定期殺毒,謹慎點擊郵件附件,不要點擊陌生郵件,謹慎使用山寨軟件,別亂掃二維碼,嚴謹使用公共場合的WiFi。”李潤恒說。
當前,我省乃至全國都在大力推進智慧教育建設,校園網絡安全正是其中的關鍵項目。
在12日的校園日活動主會場,嘉賓們對福州市“1+4+N”的智慧教育生態體系興趣濃厚。
“福州是全國‘智慧教育示范區’的創建區域,我們通過‘1+4+N’智慧教育生態體系來響應創建工作。以該體系內的教師職業能力建設管理系統為例,該系統涵蓋了教師職業生涯科研課題、職稱評聘等關鍵業務數據,通過國產密碼算法進行加密存儲,實現保障教師業務數據及個人信息數據安全。”福州市教育局技術員張志凌介紹說。
“智慧校園建設當中,必須打破‘信息孤島’。”福州八中教科室主任林榮輝說,“除了傳統數據安全、信息安全和硬件安全傳導之外,我們還要對學生在24小時校內整體線路進行監控。讓學生從入校開始到每節課所用的特定教學場地,再到校本課程和作業形態都能進行追蹤,由此產生的相關數據也能讓校內相關部門進行分析,進而針對性地開展指導。”
提升校園網絡安全能力,在強化校園網絡安全保障體系建設之外,還依賴于高水平專業人才支撐。
記者從省教育廳獲悉,近年來,我省持續強化高校網絡安全人才培養,省教育廳會同省委網信辦在廈門大學等6所高校建設省網信人才培養示范基地,指導福建師范大學設置網絡空間安全一級學科博士點和一級學科碩士點,支持閩南師范大學與馬尾區共建“省工業互聯網信息安全研究院”,為筑牢網絡安全屏障提供人才支撐。下一步,我省還將繼續強化校園網絡安全保障體系建設,廣泛深入開展師生網絡安全宣傳教育,提升網絡育人工作成效,守護校園“凈土”。(記者 儲白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