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臺風來之前,我們得趕緊幫農民把綠豆采摘了,不能讓他們的心血白費……”27日下午3點許,在莆田湄洲灣北岸經濟開發區東埔鎮塔林村,東埔鎮黨員突擊隊、村干部、駐村工作隊正深入田間幫助農戶搶收綠豆。
“臺風來臨之際,鎮里迅速成立了一支黨員突擊隊。今天,我們小分隊來到塔林村,為村民搶收農作物,協助村民解決農業生產問題,把服務延伸到群眾最期盼、最需要的地方。”東埔鎮黨員突擊隊隊員陳翔說。
北岸經濟開發區位于莆田忠門半島,三面環海,岸線長、海域廣,島嶼、港澳口、碼頭眾多。隨著超強臺風“杜蘇芮”逐步逼近,沿海鄉鎮風力已達10級,當地黨員干部充分發揮戰斗堡壘和先鋒模范作用,聞令即行、聞“汛”而動,切實凝聚起抗擊臺風堅不可摧的“紅色力量”。
“雨衣毛毯有多少?救生衣還夠不夠?”27日下午5點多,東埔鎮度下村駐村第一書記鄭光明正和志愿者查看防汛物資儲備情況。為做好防汛救災工作,度下村設立黨員先鋒崗7個,組建黨員先鋒隊3支42人,發動黨員干部、單元長、網格長進村入戶進行防汛工作全覆蓋宣傳,動員、協助轉移舊危房戶1戶,排查加固16戶在建裝修民房。
在北岸五聯防指揮中心,由北岸公安分局交警、巡特警、旅游中隊、海岸巡防隊組成的4支黨員先鋒隊正攜帶應急救援裝備,快速集結,整裝待發。隨著一聲令下,4支黨員先鋒隊按照演練方案分組前往轄區漁港、漁排,澳口、碼頭等區域,聯合開發區海洋與漁業局開展海上巡邏,排查安全隱患。
與“杜蘇芮”賽跑,不放過任何一處安全隱患。“26日中午12點前,養殖戶漁船已全部完成加固,所有排上人員全部撤離上岸,漁船都回港避風。”東埔鎮吉城村黨支部書記王建清一邊向記者介紹,一邊不停地和漁民電話聯系,并一遍遍確認防御措施。“村里現有618口漁排、26口深水網箱、68艘鄉鎮船舶、5艘鄉鎮漁業漁船,我得和負責人一個個確認到位才放心。”
風急雨驟,基層黨員沖鋒在前,用責任和擔當筑起一道道沖不垮的堤壩。
福建日報記者 林愛玲 發自莆田湄洲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