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斤的花生,在灶上蒸,要蒸四鍋,一鍋3個小時,遇到好天氣還要曝曬個三天,現在用花生烘烤機,一個小時就能搞定了,真的太方便了。”11日,在武平縣巖前鎮東峰村,村民鐘蘭招正麻利地將剛烘烤完的花生裝袋。
巖前鎮的田地屬于沙質土,有利于花生的種植,東峰村是當地有名的“花生村”。每當花生豐收季,這是村民們最開心、最忙碌,也是最煩憂的時候。花生跟其他的農作物不一樣,在采摘回來兩天內就要進行清洗、蒸煮、曬干。以前,要是遇到天氣不好,花生只能變質腐爛,為了在陰雨天不讓花生腐爛,許多村民采用木柴、煤炭烘烤,但人工成本高、烘烤溫度難控制、烘烤品質難保障,還污染環境。
去年,東峰村成立了花生合作社,武平供電公司巖前供電所把解決東峰村“花生烘烤”問題放在心上,主動推進電能替代工作,多次走訪村“兩委”、合作社宣傳電烤花生。于是,合作社置辦了花生清洗機、蒸鍋、烘烤房、篩選機、榨油機、冷凍箱等加工機電一體化設備,實現花生清洗、汽蒸、烘干、吸酥、包裝等智能、高效、節能的現代化生產。同時,武平供電公司加大東峰村的農網改造力度,為該村新增設兩條10千伏線路,新增變壓器兩臺,對高低壓線路和入戶線進行更新,并開通農業致富綠色通道,僅用半天時間,為花生加工廠架設好專用線路和裝表接電。
“用電烘烤花生,操作方便、調溫、除濕,省時又省力省心,還大大提高了花生烘烤質量。我們打心底感謝供電部門,給我們帶來了充足好用的電。”村主任劉有金感激地說。
嘗到電氣化烘烤花生的甜頭后,村民們紛紛擴大了花生種植規模,今年上半年,只有一條運作線的烘烤廠預約已是排得滿滿當當。許多村民開始購置小型家用烘烤機,分散烘烤壓力。為確保花生烘烤期用電,今年,巖前供電所為村里的線路加裝了15組避雷器,并組織黨員服務隊進村入戶對花生加工廠、購置烘烤機的村民的供電線路及設備進行巡檢,及時消除各類用電安全隱患。同時,該公司24小時值班,接到故障報修電話后在最短時間內到達現場解決問題,確保花生豐收期間村民能用上優質高效的綠色電能。(記者 羅玉文 通訊員 李英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