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學推校園限速令引熱議 學生跑太快可能被罰
操場上,一名學生舉著“校園限速”的牌子,另外幾名穿著黃色T恤的學生四處轉悠,監督有沒有同學瘋鬧……這是昨日上午課間,記者在武昌珞珈山小學看到的一幕。
六(1)班的童奧是校園監督員之一。他告訴記者,課下觀察同學們有沒有隨意快速奔跑、打架、玩攀爬等危險游戲,是自己的職責。“如果有人跑得過快,我們就會上前提醒,更嚴重一點的,還會給他開‘校園不文明行為罰單’(以下簡稱‘罰單’)進行警告。‘罰單’上要填寫姓名、開單原因、自我檢討和家長評論,家長看過要簽字。”
珞珈山小學地處亞貿廣場后的鬧市區,在校學生700人左右。校長張榮芳介紹,“校園限速”旨在從細處著手,倡導全校學生玩得文明、安全、健康,避免安全事故頻發。
對此,武漢市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小學特級教師提出異議:學校教育孩子們注意安全無可厚非,但怎能因噎廢食?“玩鬧是小孩子的天性,不應該進行限制。如果連快跑都不允許,男孩子以后哪來的拼搏和冒險精神?”
張榮芳校長解釋,學校實行此項舉措前也有所考慮,所以特別強調在走廊、樓梯、操場上有集體活動時,孩子們要注意“限速”,以后會進一步講清楚“限速”范圍,不會“一刀切”;罰單給家長看,也是希望讓家長及時了解孩子們在學校的行為表現,引導家長教育孩子。
省社科院研究員馮桂林表示,“校園限速”的初衷值得肯定,保護學生的安全是第一位的。但嬉戲玩耍、調皮搗蛋是小孩子的天性,教育應該還孩子們本真和成長規律。大量經驗已經證明,調皮搗蛋的孩子,成人后往往可能成為有創造力、有想象力、有主見、有膽識的人才。他建議,學校在教育、管理孩子時,在“調皮搗蛋也總要有個度”的防范意識下,應該盡量多一些人性化的考慮,開“罰單”也應適時和適度。(記者羅欣 通訊員謝曉黎)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