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機構“爭戰”暑期
資料圖片
海都網—海峽都市報訊 泉城暑期培訓市場調查——“明槍暗火”、“諸侯混戰”、“曇花一現”……
早在一個月前,細心的家長就發現,報紙、電視、路牌、街旁樓面、電梯門口等,頻頻出現培訓機構的宣傳廣告,甚至在街上走著,也會有人追著遞上宣傳單,千方百計想留下你的電話。在這些培訓機構中,有一部分是在泉州市場“征戰”多年的老品牌,一部分則是想利用暑假分一塊“蛋糕”的新面孔。
培訓機構扎堆暑期,給家長和學生提供了更多學習的機會,讓他們的暑假過得豐富多彩。但由于機構眾多,良莠不齊,加之管理不到位,機構趁暑假撈得“一杯羹”就搞人間蒸發的事件也屢有發生。
用一些培訓機構負責人的話說,今年泉州的培訓市場是“明槍暗火”、“諸侯混戰”;而在宣傳上,各培訓機構的宣傳內容也是千篇一律,互相跟風。培訓市場同質化現象已相當普遍。
“諸侯混戰” 老校頻“連鎖”“新人”搶市場
6月18日,小樹林語言藝術學校鯉城新校區——“溫陵書院”正式開張,也由此拉開了泉州暑期培訓的熱潮。作為老牌培訓機構,小樹林語言藝術學校在本土具有一定的影響力,為搶占暑期市場,其創始人吳撇早在半年前就開始選址籌辦“溫陵書院”。
“溫陵書院走的是高端化、精品化的戰略路線,與其他校區形成互補,這也是我們在泉州市區打造的培訓綜合教育體系?!眳瞧脖硎荆康绞罴伲蜁泻芏嗯嘤枡C構冒出來,想在市場立穩腳跟,就得走自己的品牌和路線。
而就在同一天,在泉州首創“1對1個性化輔導”的銘大教育也在圣湖開辦了新校區。開業之初,銘大不僅推出免費“PPTS個性化學習問題分析診斷”體驗活動,還開設了免費陪讀教室,既幫助孩子規劃暑期生活,也讓家長放心?!稗k分校除了因為機構自身發展的需要外,最大限度地搶占市場,也是一個重要因素?!便懘笫ズ^相關負責人王江霖認為,泉州的培訓市場份額相對固定,也就是說,在蛋糕沒有變大的情況下,多準備一把勺子,才能多吃到一口。
學科輔導如此,早教市場也競爭激烈。年初紅黃藍親子園在泉秀街開辦了泉州第四分園,為片區內家長提供就近服務,暑假期間各個園所也開設了各類親子課程;而針對上班族家長的需要,一些以托管為主的機構也紛紛出現,分搶幼兒市場。
藝術培訓方面,繼南風文化藝術學校在泉秀街設立分校后,一些小型藝術培訓中心也紛紛以分店的形式“四處開花”,如“木吉他培訓”,從華大延伸至國貿商城;“吉他部落”進駐晉江等。
根據泉州市教育局統計,登記在案的培訓機構中,鯉城約40家,豐澤有20多家。但還有很多機構只是設點辦班,并沒有進行注冊登記,總體算來,暑期培訓機構數量將超過上百家。這些培訓機構齊聚暑期,不管正規或非正規,都在想盡辦法爭搶學生,一場“諸侯混戰”的劇情正式上演。
“明槍暗火”
正規機構對抗“家庭作坊”
采訪中記者發現,幾乎所有的培訓機構都屬于私營性質,而在這些機構中,還有很大一部分是由個人設點開辦,主辦者多為老師,他們利用暑假期間,接收學生上課。
據一家培訓機構的前期市場調查統計,10萬的中小學生當中,有3萬人在進行課外輔導,而這3萬人中,只有1/10會選擇正規培訓機構,其余大部分都是找學校老師補習。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家長告訴記者,前不久曾到一些機構去咨詢,想幫孩子找培訓機構補課,后來聽說孩子的英語老師也有開補習班,而且班上已經有十來名學生要去上課,就幫孩子報名了。家長認為:“自己的老師對學生應該比較了解,哪些地方比較薄弱,老師可以對癥下藥?!币虼?,雖然知道以后上課是十幾個人擠在老師家里,但家長還是愿意讓孩子去補課。
老師在家開班授課,不掛牌不宣傳,但學生也不少。這樣的情況,記者在走訪時也有所了解。尤其是暑假期間,老師占據“天時”和“人和”,既有時間又有學生資源,占據了培訓市場的絕大部分份額。
對于老師的這種做法,培訓機構將其稱為“家庭作坊”?!坝梦覀兊摹鳂尅瘉韺﹃囁麄兊摹祷稹Y果可想而知。”新概念學校的小王表示,穩定的師資團隊是培訓機構生存和發展的一個重要保證,很多機構會在這方面做文章?!氨热缣岣呃蠋煹臅r薪,有些機構定到一小時80元甚至上百元;還有在福利方面提供更多保障,各種保險、公積金等都有。”
學科輔導如此,對早教機構而言,“明暗”之爭也頗為明顯。“有些人就是看中暑假期間家長還要上班,孩子無人看管,就租一套房子,專門做托管,對外宣稱是早教機構,實際上只管孩子吃喝拉撒,教不了什么東西?!币患以缃虣C構的負責人告訴記者,這樣的托管中心,雖然并不正規,但因為家長最大的需求就是有人能夠幫忙看孩子,收費又不貴,所以他們也有一定的市場。
按照有關部門對培訓機構辦學標準的要求,開辦培訓中心,面積需達到200平方米,注冊資金10萬元;開辦培訓學校,面積需達到300平方米,注冊資金20萬元;針對少兒的輔導機構,樓層不得高于3層;消防、衛生、安全等均需審批合格。但從實際情況看,除了注冊在案的60多家培訓機構外,其他未經批準的培訓點,幾乎都是不符合標準的。
市場同質化
全面“1對1” “銜接班”最火
據調查,今年暑期培訓市場中,幾乎所有的機構都把重心放在學科輔導上,而且都大打“1對1輔導”的招牌。尤其是各類“銜接班”,被炒得熱火朝天。“小升初銜接班”、“初升高銜接班”……隨處可見,就連以英語輔導為主的白金漢培訓學校,也在暑期廣告宣傳中,打出了“英語銜接班”的口號。
自從2009年銘大教育在泉州提出“1對1個性化輔導”后,這一概念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成為各培訓機構爭先使用的招牌?!?對1提倡的是服務,最大限度地服務家長和學生,目的也是吸引客戶?!便懘蠼逃ズ^負責人王江霖表示,現代社會信息流通速度非常快,今天你有一個好的創意,明天就會被復制和模仿。從去年開始,“1對1個性化輔導”就開始流行,今年以來,幾乎每家培訓機構都“標榜”“1對1個性化輔導”。
“培訓市場同質化,已經越來越嚴重了?!比菪淞终Z言藝術學校負責人吳撇認為,很多培訓機構市場定位模糊,一直都處于跟風狀態,尤其是培訓產品,更趨雷同。如針對小學升初中、初中升高中學生而設置的“銜接班”,已成為暑期培訓市場的重頭戲。
除了產品同質化,就連宣傳廣告方面,眾多機構也如出一轍,紛紛效仿。據調查統計,在泉州市區各種宣傳媒介上,教育類廣告是除房地產、醫療之外的第三大廣告客戶,尤其是車身廣告、路牌廣告、紙質媒體等,幾乎每天都能夠看到教育機構的自身宣傳。在各類廣告中,記者發現,機構所宣傳的內容也大抵相同,“1對1個性化輔導”、“銜接班”等字眼隨處可見。
“受課改影響,初小銜接、初高銜接是學校教育的一大缺陷,對即將升學的學生來講,利用暑假做好銜接,不僅必要而且很有利?!泵麕熤行牡内w君校長認為,“銜接班”會火,說明家長有需求,家長的主要任務是多方比較,選擇一個正規的培訓機構進行“銜接”。
未來三年
重新洗牌 將倒掉一大半
對一些培訓機構來說,暑期“爭戰”,只是一年中一次比較大的市場競爭,有可能因此“盆滿缽溢”,撈得一大桶金;而一部分機構則屬于“曇花一現”,暑假前開辦,暑假后就關門。
“早在2009年,泉州的英語培訓市場就進行過一次洗牌,當時有一大批的機構倒閉,其中就包括之前投資百萬的皇室英語培訓?!毙赂拍顚W校的相關負責人小王告訴記者,2007年到2008年間,是泉州培訓行業的黃金時期,最多的時候單單英語培訓就有上百家,多以成人培訓為主。2008年金融危機發生后,外貿公司倒閉,外貿人員失業嚴重。但因眾多失業者希望通過進修獲得一份工作,當年培訓機構的成人培訓項目依然呈增長勢頭,只是增幅減小,從原來的每年增長30%左右下降到20%左右。到2009年上半年,金融危機的影響逐漸顯現,一批英語培訓機構最終倒閉,而一些機構也紛紛改變方向,慢慢引入中小學學科輔導。“到目前為止,仍堅持以英語培訓為主的只有五六家?!?/P>
“這次洗牌,主要波及英語培訓機構,這也造成了現在市場上學科輔導扎堆的現象?!毙⊥跽f,到2010年下半年,整個市場全面提倡“1對1輔導”,到現在“銜接班”的集體出現,已經呈現過熱的狀態。
“按照這種趨勢,接下來2年內,將會有越來越多的培訓機構出現,尤其是國內外大型連鎖品牌也可能進駐泉州,將對本土市場造成更大的沖擊?!睅准抑嘤枡C構負責人均表示,3年內,泉州培訓市場將重新洗牌,到時候,將會有一大半機構面臨倒閉,而市場也將逐漸走向規范化。(本網記者 葉碧玉)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